从“一位难求”到“舒心易停”,长沙滨江文化园停车场焕新升级

发布日期:2025-10-17  文章来源:交投集团

    “现在开车来图书馆借书,再也不用绕着圈找车位了!” 家住雨花区的市民李女士在长沙滨江文化园停车场顺利泊车后,难掩欣喜之情。这一变化的背后,是静交投公司以务实举措推动解决民生痛点的生动实践。

作为集长沙市博物馆、图书馆、规划展示馆和音乐厅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地标名片,“三馆一厅” 长期面临“一位难求”的停车困境。数据显示,园区内732个车位在节假日高峰时段,每小时需承接超1000台次车流;在免费开放期间, “僵尸车” 占比近五成,325台长期停放车辆占位,加之周边居民、写字楼及商业体人员停车需求,导致前来学习、休闲的市民往往需要长时间等候才能入场,文化消费的“第一公里”格外难走。




    民有所盼,企有所为。9月中旬,经市政府授权,静交投公司启动滨江文化园停车专项整治,通过“盘活资源、标本兼治”,攻坚停车难与秩序乱“双难题”。在规范管理层面,公司开展靶向清车行动,精准清理长期停放车辆,实现 “僵尸车” 基本清零;打通被占用的消防通道,“腾”出公共空间,筑牢园区安全防线。与此同时,推动服务提质,进一步优化市民停车体验。静交投公司升级停车场智慧化运营系统,实时监控车位使用状态,搭配无感支付等便捷功能,真正实现车辆 “入场不等待、出场秒通过”,湘江北路、晴岚路等周边道路通行压力明显缓解,内外交通循环更顺畅。



在规范停车场管理的同时,结合滨江文化园公共服务场所属性、周边同类场库收费水平及市民出行停车需求,静交投公司以“惠民利民、科学合理”为原则,优化收费标准,确保既符合政策规定,又兼顾市民利益:小型客车免费停车时长达90分钟,新能源车辆免费停车时长延长至2小时,充分匹配市民观展、阅读等文化消费所需;24小时停车最高限价下调至24元,新能源车辆停车费减半,进一步降低市民文化消费附加成本;设置仅1元/小时的夜间收费标准,通过车位的“潮汐式共享”,推动停车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。

从 “一位难求” 到 “舒心易停” ,如今的滨江文化园停车场,真正实现了让公共资源回归服务文化消费的本质属性。静交投公司负责人表示,作为全市公共停车资源统筹管理运营主体,未来将持续深化公共停车资源一体化、智慧化建设,加快复制推广滨江文化园的停车治理经验,让更多城市停车空间焕发民生温度。